肺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早期肺癌篩查可透過LDCT檢查,在某些高危人群中進行。肺結節需密切觀察性質,感染者佔90%以上。針對疑似惡性的結節可採用多種手段如肺穿刺活檢進行進一步評估。高危人群LDCT篩檢由衛生機構提供補助。術後病理結果良性者應仍保持警覺,並建議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取準確診斷。
逾半肺癌患者一發現就是第4期
逾半肺癌患者一發現就是第4期,這是由於肺癌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直到癌症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時才被發現。以下是關於肺癌的一般資訊點。
1.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癌症,主要由於肺部細胞不正常增生引起。
2. 早期肺癌可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因此很難及早診斷。
3. 隨著腫瘤的成長和擴散,肺癌可能會導致咳嗽、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4. 專家建議50歲以上的人群每年進行一次低劑量胸部CT掃描以檢測肺癌。
5. 如果您有長期吸菸或接觸二手菸的歷史,或者家族中有肺癌病史,請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早期發現和治療肺癌。
早期偵測肺癌有賴 LDCT 檢查
早期偵測肺癌通常需依賴LDCT檢查,有時也需結合胸部X光檢查、痰液細胞學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及肺功能測試等。建議患者及時就醫以獲取準確的診斷結果。
LDCT檢查
LDCT檢查是一種低劑量螺旋斷層掃描技術,用於檢測肺部微小結節或異常密度影。患者仰臥於檢查床上,按照指示屏住呼吸以獲取清晰影象。
胸部X光檢查
胸部X光檢查是常規影像學檢查之一,可顯示肺部結構及病變情況。立位拍攝前後位和側位片,需提前告知醫生是否有金屬義齒等禁忌物品。
痰液細胞學檢查
痰液細胞學檢查通過觀察痰液中的細胞形態來判斷是否存在腫瘤細胞。患者咳出一口深部痰液後送至指定地點進行處理分析。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方法,可以直接觀察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的情況。在區域性麻醉下將一根柔軟的內視鏡插入患者的呼吸道,通常由經驗豐富的醫師操作完成。
肺功能測試
肺功能測試是一系列無創檢查,旨在評估肺部氣體交換能力及相關疾病程度。患者可能需要吹氣進入特定裝置以記錄其最大呼氣流量或其他參數值。
以上各項檢查均需空腹進行,且應避免吸菸至少一小時。此外,預約時應告知醫務人員任何既往相關病史或過敏反應。
肺結節 9 成是良性
肺結節的90%為良性,但仍需定期監測和評估,以排除惡性可能性。
肺結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發炎或其他慢性疾病。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肺部組織異常增生形成結節。大多數良性肺結節數目較少且體積較小,通常無明顯症狀。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結節增大壓迫周圍結構,可能會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
為了進一步明確診斷,可以進行胸部X光、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以及痰液分析、血液檢查等實驗室檢查。對於良性肺結節,一般無需特殊處理,但需要密切觀察其大小變化情況。若結節數量較多或者存在其他不適症狀,則可考慮使用藥物治療,如安嗽錠(Ambroxol)片、雷巴威林(Ribavirin)顆粒等緩解不適。
患者應避免吸菸和接觸有害氣體,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適當的鍛鍊,有助於減少肺部健康風險。
肺結節依外觀可分 3 種
肺結節根據外觀可以分為良性、惡性以及感染性結節。診斷肺結節的型別需要專業醫生進行綜合評估,建議您盡快就醫以獲取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
肺結節的形成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吸菸、環境汙染、遺傳等,這些因素可能導致細胞異常增生,進而形成結節。肺結節的症狀取決於其性質和大小,可能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胸痛等。
為了評估肺結節的性質,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胸部X光、CT掃描、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等。針對不同型別的肺結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良性結節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只需定期複查;而惡性結節可能需手術切除。
患者應避免接觸有害氣體和顆粒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減少對肺部的傷害,促進病情恢復。
發現肺結節如何追蹤與處置?
發現肺結節可以透過定期影像學檢查、肺功能測試、肺穿刺活檢、標靶治療、免疫療法等方法進行追蹤與處置。如果症狀有變化或者結節增大,應儘快就醫。
定期影像學檢查
建議患者每6-12個月進行一次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LDCT)來監測結節的變化。LDCT能夠檢測微小的結節並早期發現惡變,有助於及時干預。
肺功能測試
推薦在初次診斷後進行肺功能測試,以評估肺部功能狀態。此測試可幫助瞭解肺結核對肺部的影響程度及可能引起的呼吸困難情況。
肺穿刺活檢
對於直徑大於8毫米且存在惡性風險的結節,在專業醫生操作下進行肺穿刺活檢。活檢結果能確定結節性質,指導後續管理方案制定。
標靶治療
針對特定分子異常的肺結節進行相應靶點抑制劑口服給藥策略。透過阻斷致癌訊號通路來控制某些型別肺癌的發展速度。
免疫療法
根據患者整體健康狀況及腫瘤特徵選擇合適單克隆抗體類藥物進行皮下注射。提高身體自身抗原提呈細胞識別並殺傷體內殘餘微轉移灶能力。
除上述常規措施外,建議患者戒菸,因為吸菸是導致肺結節發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保持均衡飲食和適度運動也有助於改善肺部健康。
衛福部補助 2 類肺癌高危險群 LDCT 篩檢
衛福部補助 2 類肺癌高危險群 LDCT 篩檢,主要為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下是此項政策所涵蓋的人群及其篩查方法。
長期吸菸者
長期吸菸會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因此衛福部提供篩查服務以及早發現問題。對於符合條件的個案,建議定期接受LDCT檢查。
與吸菸者有密切接觸者
與吸菸者有緊密接觸,例如共同生活或工作在同一空間中,也會增加吸入二手菸的危害。為減少相關健康損失,該群體也列為受惠物件。
工業性環境暴露者
在某些特定工業場所長時間工作的員工,其職業暴露於有害化學物質或粉塵中,同樣是肺癌高危險群。藉由衛福部提供的篩查計畫,可以監測可能造成的影響。
單側肺萎縮患者
單側肺萎縮是指一側肺部因各種原因導致永久性萎縮的情況。這可能是過去吸菸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後果。針對這類人群進行LDCT檢查有助於發現潛在問題並及時處理。
搭乘飛機的空服員
經常搭乘飛機的空服員由於長期處於高海拔環境下,其肺功能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確保他們的健康狀況得到充分關注和照顧,該群體也被列為優先篩檢物件之一。
衛福部補助 2 類肺癌高危險群 LDCT 篩檢旨在提高大眾對肺癌防治意識,並促進早期診斷及治療。若有任何疑問或需要進一步資訊,請諮詢當地衛生署或專門醫療機構。
LDCT無法辨識出所有的肺癌亦可能有偽陽性
LDCT指低劑量計算機斷層掃描,該方法用於檢測早期肺癌。無法辨識所有肺癌的原因包括腫瘤微小、密度相似周圍結構、特殊型別的癌症等;偽陽性的原因則包括肺部感染性疾病、陳舊性病變、結核病灶鈣化等。
腫瘤微小
由於腫瘤直徑小於1公分,在影象上難以被清晰地顯示出來,導致LDCT對這些微小腫瘤的檢出率降低。這進一步影響了對患者病情的準確評估和治療決策制定。
密度相似周圍結構
如果周圍組織與癌變區域具有相似的密度特徵,則在成像過程中可能會發生重疊或混淆,使得診斷人員難以區分良惡性病變。這種情況下,即使進行了多次檢查也可能出現誤判。
特殊型別的癌症
某些特殊的肺癌型別如腺鱗癌或者大細胞肺癌,其影像學表現可能類似於良性疾病,從而增加假陽性的風險。若未能識別為癌症,則可能導致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肺部感染性疾病
當存在肺部感染性疾病時,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或支原體肺炎,會導致肺實質發生變化,在影像中呈現類似腫塊樣改變,容易引起誤診為肺癌。此時進行LDCT檢查可發現異常發炎反應,進而確認正確的診斷結果。
結核病灶鈣化
對於曾經患有結核病並已經癒合的個體而言,結核病灶可能會發生鈣化現象,在影像上呈現出類似於肺癌的表現形式。這種情況可以透過仔細分析患者的臨床史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來加以鑑別。
針對上述情況,應結合臨床症狀和其他輔助檢查結果綜合判斷,並遵循醫生指導進行相應處理。此外,定期體檢有助於早發現、早診斷及早治療相關疾病。
有些案例開刀後發現是良性
有些病例在手術後病理檢查發現腫塊為良性,但這些症狀仍然需要嚴肅對待,建議及時就醫以確定診斷。如果腫塊形成、乳頭溢液、皮膚皺褶、乳頭凹陷或乳頭溢血等症狀持續存在,應儘快就醫以便進行適當的評估和治療。
腫塊形成
腫塊形成可能源於乳腺組織增生或腫瘤,這些病變可能導致區域性細胞異常增殖而形成可觸及的腫塊。腫塊通常位於乳房內部,大小不一,質地可以是硬的或軟的。
乳頭溢液
乳頭溢液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包括導管擴張、囊性病變或惡性腫瘤。這些情況會導致乳腺管道壁受損,從而導致液體從乳頭流出。乳頭溢液通常會伴隨著透明或渾濁的液體流出,有時可能會有顏色變化,如黃色或綠色。
皮膚皺褶
皮膚皺褶通常是由於腫瘤壓迫周圍組織所致,當腫瘤逐漸增大時,會對周圍的乳腺組織造成一定的壓力和擠壓作用,進而導致皮膚出現皺褶的現象。皮膚皺褶多發生在腫塊附近,且常伴有皮膚顏色改變,如變紅或變暗。
乳頭凹陷
乳頭凹陷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也可能與乳腺組織纖維化或乳腺導管收縮有關。這些因素可能導致乳頭區域的組織結構發生變化,使乳頭陷入到乳暈中。乳頭凹陷通常表現為乳頭向內凹陷,嚴重者甚至無法用手將乳頭拉出。
乳頭溢血
乳頭溢血可能是由乳腺導管上皮傷害或發炎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乳癌等惡性疾病引起的。這些疾病都可能導致乳腺導管壁破裂,血液隨之流出。乳頭溢血通常為鮮紅色或棕色,可能伴隨疼痛或不適感。
針對上述症狀,建議患者進行乳腺超音波、鉬靶X光攝影術等相關檢查以評估病情。治療措施可能包括手術切除腫瘤,必要時聯合化療或放療。患者應定期自我檢查乳房,注意任何新出現的症狀,並遵循醫囑進行複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有助於降低患乳腺疾病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