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著名選手大谷翔平的受傷情況,並探討了可能導致其受傷的原因。同時提到,對於尺側副韌帶傷害,可以採用物理療法、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關節保護措施、彈性繃帶等治療措施。若出現疤痕性前交叉韌帶傷害,則可能需要透過手術進行重建。
復健科醫師帶你看大谷翔平為何再次受傷?
復健科醫師帶你看大谷翔平為何再次受傷?大谷翔平的受傷可能與過度訓練、肌肉勞損、肌腱炎、關節結節滑膜炎或韌帶傷害等病因有關。這些因素可能導致關節負擔過重,進而引發受傷。因此,為預防類似情況發生,應合理安排訓練強度和休息時間,確保身體充分恢復。
過度訓練
過度訓練是指身體受到的壓力超過其恢復能力,導致身體無法及時修復和重建受損組織。這可能導致疲勞、受傷和其他健康問題。為了避免過度訓練,應制定合理的鍛鍊計劃,包括適當的休息時間和強度遞增策略。
肌肉勞損
肌肉勞損是由於肌肉使用不當或過度造成的微小撕裂或拉傷。這種情況會導致區域性疼痛、腫脹和運動受限。對於輕度肌肉勞損,可透過冷敷、按摩和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進行治療;重度則需遵醫囑服用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緩解不適。
肌腱炎
肌腱炎是肌腱發炎的一種疾病狀態,通常由過度使用或不正確的運動技術引起。發炎反應導致肌腱變厚、僵硬和疼痛。針對肌腱炎的治療方法包括物理療法、注射類固醇以及口服美洛昔康(Meloxicam)、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以減輕發炎。
關節結節滑膜炎
關節結節滑膜炎是由關節內積液引起的發炎,可能由創傷、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這會導致關節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患者可遵照醫生的意見透過關節腔穿刺術引流積液並注入利多卡因(Lidocaine)注射液、曲安西龍(Triamcinolone acetonide)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韌帶傷害
韌帶傷害指連線骨骼的纖維結構被拉伸或斷裂,常發生在劇烈運動或意外事故中。這可能導致關節不穩定、腫脹和疼痛。韌帶傷害的常見治療方法包括固定、物理療法和在醫師指導下逐漸增加活動量。嚴重時需要手術治療,如前交叉韌帶重建術。
建議關注身體訊號,定期體檢,特別是對於經常參與高強度體育活動的人群。必要時,可以進行MRI成像以評估軟組織傷害狀況。
投、打使用肌群不同,易受傷部位也不同
投擲時易受傷的部位主要是肩部和上臂,而打擊時則以下肢和腰部為主。
投擲過程中,人體處於一種特殊的力學狀態,此時身體的重量會透過手臂傳遞到肩盂肱骨關節和肘關節,從而增加這兩個關節的壓力和負擔。如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或者姿勢不正確,就很容易造成肩袖傷害或肱骨骨折等問題。而對於打擊而言,因為需要藉助腿部力量將全身重量壓向地面,所以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膝蓋和腳踝。此外,腰部也是常見的受傷區域之一,因為在發力的時候腰部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因此,在進行這類劇烈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並且掌握正確的動作技巧,以減少受傷的風險。
另外,如果在訓練中強度過大,也會導致肌肉拉傷等軟組織傷害,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見。
無論是對於投擲還是打擊,預防受傷的關鍵在於正確的技術指導和適當的訓練計劃。定期體檢以及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有助於降低受傷風險。
除了投球,這些運動也容易讓尺側副韌帶受傷!
除了投球,這些運動也容易讓尺側副韌帶受傷!針對尺側副韌帶傷害,可採取物理療法、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關節保護措施、彈性繃帶等治療措施。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物理療法
物理療法包括熱敷、冷敷、按摩及關節活動範圍練習,每日2-3次。物理治療有助於緩解區域性肌肉緊張和促進血液循環,但需注意溫度控制以防燙傷。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布洛芬(Ibuprofen)、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通常需要連續服用5-7天。上述藥物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可減輕發炎反應,進而緩解疼痛症狀。
關節保護措施
關節保護措施涉及減少特定關節的使用頻率,如限制投球次數,以及調整運動姿勢和習慣。這些措施旨在降低因頻繁使用導致的額外壓力對受傷部位的影響,從而輔助康復過程。
彈性繃帶
彈性繃帶透過提供穩定性和支撐力來幫助穩定受損區域,在訓練後加壓包紮。彈性繃帶能夠限制腫脹並防止進一步傷害,特別是在休息期間;對於輕度至中度的尺側副韌帶傷害有效。
建議定期評估患者的恢復進度,如有必要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患者應保持充足的休息時間,避免過度使用受影響的肢體,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一定要開刀?UCL 傷後有這些治療選擇
以下是一些可能需要開刀的情況:
1. 疤痕性前交叉韌帶傷害(ACL injurys):如果ACL完全撕裂,通常需要透過開刀重建來恢復膝關節的穩定性和功能。
2. 醜面骨折:某些非性骨折,特別是涉及重要結構如眼睛或鼻樑的骨折,可能需要手術才能獲得最佳康復效果。
3. 腱鞘囊炎:腱鞘囊炎是腱組織周圍的發炎,如果不經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關節傷害。在某些情況下,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開放式腱鞘切開以減輕症狀和促進癒合。
4. 楔骨骨折:楔骨骨折常伴有嚴重疼痛和腫脹,多數需要開刀以修複正確的位置並防止併發症發生。
5. 手腕骨折:對於一些複雜的、不規則的或者累及關節面的手腕骨折,往往也需要開刀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預後效果。
尺側副韌帶受傷後 如何在家復健?
尺側副韌帶受傷後,可以在家透過彈性伸展、肌肉強化練習、關節穩定性訓練和冷敷治療等方法進行康復。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者加重,應儘快就醫。
彈性伸展
患者應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每日定時定量完成指定動作。此方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區域性緊張感,從而減輕不適症狀。
肌肉強化練習
針對受損區域周圍肌群的針對性力量訓練,需遵循醫囑制定計劃並嚴格執行。增強肌肉有助於提供穩定支撐及保護受傷部位,防止二次傷害發生。
關節穩定性訓練
包括平衡、協調性訓練以及功能性活動範圍練習,在物理治療師監督下開展。目標是提高受傷關節周圍軟組織結構的抗拉強度和關節本身的穩定性,預防複發性傷害。
冷敷治療
使用冰袋或者冷敷貼覆蓋患處10-15分鐘,每日數次。冷敷可以減少腫脹和發炎反應,緩解疼痛;適用於急性期或運動後輕微挫傷。
在恢復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傷害。同時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幫助身體恢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