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化性肌腱炎的治療需避免使用封閉針。適當的物理療法如體外震波治療可能對某些患者有益,但並非人人適用,若症狀無改善應尋求專業醫療幫助。
如何治療鈣化性肌腱炎?
治療鈣化性肌腱炎可以考慮物理療法、非類固醇抗發炎藥、類固醇注射、止痛藥物和封閉針等方法。如果保守治療無效或病情進展,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物理療法
透過熱敷、按摩等方式促進區域性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症狀。此外還可以增加關節活動度及力量訓練以恢復受損組織功能。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常用有布洛芬(Ibuprofen)、雙氯芬酸鈉(Diclofenac sodium)腸溶片等,此類藥物具有解熱鎮痛的作用,能夠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類固醇注射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曲安西龍(Triamcinolone acetonide)注射液、複合貝他每松(Betamethasone)注射液等藥物進行區域性阻滯注射可迅速減輕發炎反應和疼痛感。
止痛藥物
對於急性期劇烈疼痛者,在醫師建議下口服美洛昔康(Meloxicam)、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能有效控制不適症狀。
封閉針
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在患者體內注入利多卡因(Lidocaine)加氫化可體松(Hydrocortisone)混合溶液進行短期封閉處理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治療方法。
針對鈣化性肌腱炎的治療需個體化評估,避免過度依賴某一種方法而忽略綜合管理原則。平時注意休息,減少患處負重,以免加重傷害。
體外震波治療非人人適合
體外震波治療、經皮雷射微穿刺治療、經皮電刺激治療等體外震波治療的非人人適合,如果症狀持續或加劇,建議患者及時就醫。
體外震波治療
體外震波治療是利用高頻率震動產生微小創傷性壓力波作用於軟組織,通常由專業人員操作,在門診完成一系列治療週期。此方法透過促進膠原蛋白重塑及增加血液循環來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對於所述不適狀況具有積極作用。
經皮雷射微穿刺治療
經皮雷射微穿孔技術涉及使用特定波長的雷射穿透皮膚表層,一般在診所環境中進行,需要區域性麻醉。該措施旨在減少神經傳導異常活躍所致之肌肉過度收縮及相關不適感覺。其機制在於調節神經-肌肉功能紊亂。
經皮電刺激治療
經皮電刺激治療涉及佩戴貼片式裝置向身體傳遞低頻電流,通常每次治療持續30至60分鐘。此法藉助電流刺激改善細胞代謝狀態、增強生物活性並減輕發炎反應。適用於因細胞活動障礙引起的上述情形。
在接受任何治療前,應確保無禁忌證,並諮詢醫生意見以排除潛在風險。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