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症患者出現失眠症狀的原因較多,可能與心理、生理因素有關。長期存在焦慮情緒時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從而影響睡眠品質。
一、心理因素
擔心入睡困難
部分焦慮症患者由於疾病的影響,導致睡前會過度擔憂自己是否能夠順利入睡,或者害怕夜間頻繁起夜等,而使大腦處於持續興奮狀態,進而造成入睡困難或整晚易醒等情況。
擔心睡不醒
如果在白天有嚴重的睏乏感,則可能會擔心睡不夠而導致第二天精神不佳,甚至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時則會出現強迫性思維,進而影響到正常的睡眠週期,導致無法深睡眠的情況發生。
擔心做噩夢
若焦慮症患者曾經有過創傷性事件的經歷,在睡覺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恐懼的心理,擔心自己會在睡覺的過程中受到驚嚇,比如做夢等,也可能會影響到睡眠。
擔心難以入眠
當焦慮症患者聽到周圍人討論自己的睡眠問題後,就會更加緊張不安,擔心別人會認為自己是病了,也擔心因為自己的睡眠不好而影響他人休息,因此可能出現越想越睡不著的症狀。
二、生理因素
擔心身體不適
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中老年焦慮症患者的軀體不適感也會增加,如胸悶、氣短、心慌等症狀,可進一步加重失眠情況。
擔心小便次數增多
對於女性而言,更年期的到來也是誘發失眠的重要原因,主要是體內荷爾蒙變化所致。若在此期間患有焦慮症,則更容易出現煩躁、憂鬱以及坐立不安等不良反應,還會伴隨憋尿、尿急等現象,所以也會因上述原因而引起睡不著覺的現象。
擔心進食過多
若焦慮症患者經常暴飲暴食,尤其是晚餐攝入過量高油、高糖食物,如肥肉、蛋糕等,即可導致胃腸道負擔加重,繼而出現腹脹、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表現,也可間接影響睡眠。
擔心飢餓
若焦慮症患者平時飲食習慣較差,三餐不定時、定量,且經常不吃早餐,則可能導致晚上特別餓,進而不利於睡眠。
其他原因
此外,若焦慮症患者本身體質較弱,或者生活中存在應激事件刺激等因素,均可導致其出現睡不著覺的情況。
建議焦慮症患者及時前往醫院的精神精神科就診,並配合醫生進行評估檢查,明確診斷後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免延誤病情。同時還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