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沒有焦慮症患者快速緩解的辦法。焦慮症是一種精神障礙,臨床表現為無明確物件和固定物件的恐懼、提心吊膽以及緊張不安等內心體驗,常伴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如廣泛性焦慮、急性焦慮發作、慢性焦慮狀態、驚恐障礙這四種型別。
若患有焦慮症,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透過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進行綜合治療,並配合增加運動、飲食調整等方式輔助治療,以促進病情恢復。
一、對症治療
廣泛性焦慮
可出現過分擔憂、坐立不安等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焦慮藥,如百事隆錠(Buspirone)、坦度螺酮(Tandospirone)等藥物進行治療。
急性焦慮發作
主要表現為瀕死感或失控感,通常持續數分鍾到數小時,可以遵醫囑應用蘿拉西泮(Lorazepam)、三氮二氮平(Alprazolam)等苯二氮平類(BZD)類藥物治療。
慢性焦慮狀態
一般會存在長期的擔心和害怕,入睡困難等情況,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艾司唑侖(Estazolam)、氯硝西泮(Clonazepam)片等鎮靜作用較強的藥物進行治療。
驚恐障礙
是指反覆出現強烈的驚恐發作,伴植物神經系統反應,如胸悶、心慌、出汗、呼吸困難等,一般需要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採用有規律性的藥物維持治療,常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包括舍曲林(Sertraline)、氟伏沙明片、利普能(Escitalopram)等,同時聯合使用蘿拉西泮(Lorazepam)控制急性期症狀。
二、非藥物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
主要包括支持性心理諮詢、認知行為治療、人際心理治療、動力性心理治療等心理療法,能夠幫助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及性格特點,提高應對焦慮的能力。
運動
日常生活中應適當增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打羽毛球、慢跑、騎自行車等,有助於加強免疫力,也幫助身體健康。
飲食
建議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水果蔬菜,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戒菸限酒,以免加重不適症狀。
三、其他方法
如果焦慮症較為嚴重,已經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則需及時就醫採取住院治療,由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看護和照顧,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