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與焦慮症屬於兩種疾病,但貧血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焦慮症狀。如果患者存在貧血的情況,並且伴有情緒焦躁、不安等情況時,可以透過一般治療,如適當運動、飲食調理等進行改善。若效果不佳,則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透過藥物治療等方式予以緩解。
一、一般治療
適當運動
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快走、騎自行車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貧血的症狀。
飲食調理
建議進食富含鐵元素的食物,例如動物肝臟、菠菜等,以補充造血原料,從而輔助改善貧血情況。此外還可以多吃紅棗、桂圓等補血食物,對於貧血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其他方面
部分輕度貧血人群,在積極調整飲食結構以及加強鍛煉的同時,病情可得到一定改善。此時則不需要服藥,僅需定期複查即可。
二、藥物治療
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主要是由於身體缺乏鐵元素所導致的貧血,因此需要遵醫囑使用鐵劑來改善貧血,常用的藥物包括琥珀酸亞鐵(Ferrous Succinate)、富馬酸亞鐵顆粒等。
巨幼細胞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因體內缺乏維他命B12或者葉酸所引起的一種大細胞性貧血,因此可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葉酸或者是維他命B12片等藥物來進行治療。
再生不良性貧血
如果是重型再障引起的貧血,還需要及時配合醫生採取輸注紅血球的方式進行處理,以免延誤病情,而影響到患者的生存品質。
急性白血病
若是急性白血病所引發的貧血現象,還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放療、化療及標靶治療等措施,必要時可行骨髓移植手術進行治療。
骨髓纖維化
若是由骨髓纖維化所造成的貧血現象,還可遵醫囑應用羥基脲膠囊、阿斯匹靈(Aspirin)等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也可考慮行脾切除術。
系統紅斑狼瘡
除上述原因外,該疾病也可能會出現相關不適,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布洛芬(Ibuprofen)、普賴鬆(Prednisone)等藥物進行治療。
三、其它方式
除此之外,針灸也可以作為貧血和焦慮症的輔助治療方法,常見的穴位包括百會穴、神門穴、太衝穴等,但是需要由專業中醫師操作,避免自行盲目按壓,以免傷害神經組織。
平時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習慣,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儘量做到早睡不熬夜。同時也要注意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精神過度緊張。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