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與便血:胃潰瘍與潰瘍性結腸炎的警示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0.18
本文介紹了便秘與便血同時出現時的症狀及相關可能的原因。這種情況常見於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通常需要針對具體病因進行治療。患者應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加重病情或延誤有效治療。

總便秘便血感覺不到餓怎麼回事,怎麼辦

總便秘便血感覺不到餓,可能是胃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據具體的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藥物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胃潰瘍

通常是由於幽門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當胃部的黏膜肌層組織受到了傷害引起胃潰瘍,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從而導致腹脹、便秘的症狀,因此總感覺不到餓。當潰瘍面破損可以導致出血,從而引起便血的症狀。通常可以使用奧美拉唑(Omeprazole)等氫離子幫浦阻斷劑(PPI)抑制胃酸分泌,使用多普利杜(Domperidone)等促胃動力藥物促進胃排空,緩解噁心想吐的症狀,還可以使用枸櫞酸鉍鉀等藥物保護胃黏膜。但需要注意,促胃動力藥物應與其它藥物間隔1小時以上。對於難治性胃潰瘍還需行手術切除潰瘍部位,預防復發或癌變。

潰瘍性結腸炎

病變累及到腸道的黏膜下層發生潰瘍的可引起潰瘍性結腸炎,可以出現腹脹、腹瀉、黏液膿血便、腹痛及裡急後重等症狀,可以表現為便血,且感覺不到餓。潰瘍性結腸炎通常不會導致便秘,但由於潰瘍性結腸炎引起直腸黏膜發炎,誘發直腸排空功能障礙,可以出現便秘的情況。針對潰瘍性結腸炎,可以遵醫囑口服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奧沙拉鈉(Olsalazine Sodium)、普賴鬆(Prednisone)等藥物進行治療。對於總便秘便血感覺不到餓的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清淡飲食,儘量吃軟爛易消化的有營養的食物,適當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促進疾病恢復。必要時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經常便秘大便出血是什麼原因

經常便秘大便出血,可能是痔瘡、肛裂、直腸息肉、直腸惡性腫瘤等原因引起。需要及時去大醫院進行檢查,以明確病因,避免貽誤病情。

痔瘡

主要與痔靜脈迴流受阻以及區域性的發炎、傷害有關,患者肛門區域性皮下血管可發生腫大、淤血,形成團塊,進而出現腫脹、疼痛、出血等症狀,從而會導致患者經常便秘大便出血。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痔切除術或血栓外痔剝離術,以改善症狀;

肛裂

大便過於乾燥、過硬,均可導致肛周病變,如肛裂。由於大便過硬、過粗,在排出的過程中可能會劃傷肛管或肛門,導致肛門破裂,從而引起患者畏懼心理,造成經常便秘大便出血的情況。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肛門內括約肌切斷術,改善症狀;

直腸息肉

指直腸黏膜表面出現了隆起性病變,此時病灶可能會堵塞腸道,引起經常便秘,若腸息肉黏膜出現破損,就可表現為經常便秘大便出血。此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腸鏡手術,如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MR),以改善不適症狀;

直腸惡性腫瘤

直腸發生惡性腫瘤時,可能會因腫瘤堵塞腸腔,導致經常便秘的情況,且在大便過程中不排除腫瘤破潰的可能,從而會致使患者經常便秘大便出血。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腫瘤切除術,術後需配合化療、放療,以改善不適症狀。建議經常便秘大便出血的患者平時按時休息,放鬆心情。飲食方面可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同時可以多喝水,有助於促進排便。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