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高血壓藥的危害

分類: 健康百科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0.18
高血壓藥一般指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如加重病情、引起肝功能損害、導致血鉀升高、加重心臟衰竭、導致血栓形成等。建議高血壓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壓藥一般指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服用治療高血壓的藥物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危害,如加重病情、引起肝功能損害、導致血鉀升高、加重心臟衰竭、導致血栓形成等。建議高血壓患者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以免加重病情。

加重病情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主要是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離子拮抗劑等,比如氫氯噻嗪、美託洛爾、比索洛爾等。長期服用此類藥物容易導致血鉀升高,造成心肌收縮力下降,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導致心臟驟停等情況。另外,還可能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存在誘發酸鹼平衡和代謝紊亂的風險;

引起肝功能損害

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中有多種鈣離子拮抗劑,比如氨氯地平、左氨氯地平、貝尼地平等,在服用藥物後,需要透過肝臟代謝,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長期服用可能會造成肝功能損害;

導致血鉀升高

鈣離子拮抗劑類的降壓藥還可抑制腎小管對鉀離子的重吸收,使腎排鉀增多,導致血鉀升高,常見於ACEI類和ARB類降壓藥;

加重心臟衰竭

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維拉帕米等鈣離子拮抗劑類的藥物,可抑制心肌收縮,增加心肌耗氧量,從而加重心肌缺血。長期服用這類藥物,有可能導致心臟衰竭,尤其是伴有冠心病的患者,更應避免服用;

導致血栓形成

部分鈣離子拮抗劑類的藥物,如依那普利和培哚普利等,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血栓形成。

除此之外,比如利尿劑,可抑制腎小管對鈉、水的重吸收,使鈉離子瀦留增加,引起水腫和高血壓。因此建議患者在醫生指導下按時、按量服藥,避免自行停藥或更改劑量。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