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晚期:肌酐1600μmol/L與腎功能全面評

分類: 泌尿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09.28
本文介紹了肌酐1600μmol/L是否為尿毒症晚期以及肌酐高170μmol/L是否會發展成尿毒症的問題。血肌酐水平偏高可能表明腎功能受損,但僅憑這一指標無法準確判斷病情階段。若想進一步明確診斷,建議進行腎功能全面評估,包括尿常規、腎小球濾過率等檢查。

肌酐1600確定是尿毒症晚期嗎

肌酐1600μmol/L並不能夠確定病人是尿毒症晚期,肌酐1600μmol/L通常說明病人血肌酐水平比較高。正常血肌酐水平男性一般在50-110μmol/L,女性一般是40-100μmol/L,所以如果病人肌酐到1600μmol/L,說明病人體內的肌酐排出較少,病人的腎功能出現嚴重問題。

急性腎功能不全

又稱為急性腎傷害,並不屬於尿毒症晚期。此時患者檢查可發現肌酐1600μmol/L,可能與病人大出血、休克等危急情況有關,此時會造成病人灌注不足、血壓降低、有效循環血量降低等。如果病人出現腎前性急性腎傷害,經過治療後,病人血肌酐可能降到正常值水平,或者降到原來水平。另外,如果病人因為結石或者狹窄導致的腎積水,時間久了以後也可能會導致肌酐升高,病人解除阻塞後,肌酐值可以有效下降;

慢性腎功能不全

病人出現血肌酐逐漸增加至1600μmol/L的情況,說明處於尿毒症晚期,除了需要關注血肌酐外,還要關注病人尿素氮水平、血色素水平,辨別是否出現貧血、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情況。必要時給病人及時進行透析治療,幫助病人維持內環境穩定,或進行腎臟替代治療,從而延長病人壽命。建議病人及時明確肌酐升高的原因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症治療。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檢測生命體徵,包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避免過度勞累以及熬夜,並且需要遵醫囑進行定期複查。

肌酐高170會不會變成尿毒症

肌酐一般是指血肌酐,臨床上血肌酐正常參考範圍,男性為53-106μmol/L,女性為44-97μmol/L,肌酐170μmol/L已經超出血肌酐的正常值,此時如果不積極有效治療和干預,有可能會發展到尿毒症。但是否一定會發展到尿毒症,還要根據患者的原發病、治療措施以及治療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由於肌酐經過腎小球濾過,因此常用肌酐估算腎小球的濾過率,透過腎小球濾過率來評判腎功能。肌酐170μmol/L經過計算腎小球濾過率在30-60mL/min,患者大致處於慢性腎臟病3期。慢性腎臟病3期已經開始逐漸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症狀,如血壓升高、乏力、腰痠、夜尿增多、血尿、蛋白尿等,如果不引起重視,不積極有效的治療,隨著時間的延長,腎臟功能逐漸惡化,肌酐持續升高,最後可發展為尿毒症。如果患者積極有效的進行治療,減少蛋白質攝入,控制血壓,消除加重腎臟負擔的危險因素,可使患者血肌酐值逐漸恢復,保持在穩定水平,腎功能減退的速度可得到延緩,患者可能不會發展到尿毒症。此外,一些原發病也可導致肌酐升高,從而出現肌酐170μmol/L的現象,如急性腎傷害可引起一過性肌酐升高,此時透過去除病因、維持內環境穩定,患者的血肌酐值可以降到正常以內。肌酐高還可見於慢性腎功能不全,可透過改善水、電解質和酸鹼代謝失調,遵醫囑對症治療,腎功能可保持穩定,可能不會發展到尿毒症。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