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破裂:症狀與診斷方法

分類: 癌症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09.28
本文介紹了腫瘤破裂的症狀和診斷方法。腫瘤破裂可能導致多種併發症,因此,當出現疑似症狀時,應儘快就醫進行專業評估和治療。

腫瘤破裂如何識別?

腫瘤破裂可以通過觀察皮膚異常、腹痛、腹部包塊、血便和發燒等症狀來識別。如果懷疑有腫瘤破裂,應立即就醫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皮膚異常

腫物表面出現紅斑或紫斑可能表明存在血管傷害,進一步增加腫瘤破裂的風險。

腹痛

當腫瘤侵犯周圍組織器官時會引起區域性發炎反應及疼痛感覺,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絞窄性腸阻塞樣持續劇烈腹痛。

腹部包塊

某些型別的癌症如胃癌等,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可能會形成腹部包塊。若發現腹部包塊且伴有壓痛、反跳痛等情況,則可能是由於腫瘤壓迫所致。

血便

直腸下段動靜脈叢受壓可導致排出血色或者鮮紅色血液;結腸脾曲後壁動靜脈叢被侵襲則容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

發燒

腫瘤破裂可能導致感染,引發全身發炎反應,從而出現發燒症狀。此外還可能出現畏寒、食慾減退等現象。

腫瘤破裂後果如何?

腫瘤破裂可能導致出血、腹膜炎、腸阻塞、休克及惡性腫瘤擴散。

出血

腫瘤破裂後導致血管傷害,血液從受損部位流出。引起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導致循環衰竭和器官功能障礙。

腹膜炎

腫瘤破裂後,腫瘤細胞或壞死組織進入腹腔,刺激腹膜引發發炎反應。可出現腹部壓痛、反跳痛等典型症狀,嚴重時會導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腸阻塞

腫瘤壓迫或侵犯腸道,導致腸內容物透過受阻,發生腸阻塞。常見臨床表現包括腹部陣發性腸絞痛、嘔吐、停止排氣排便以及腸鳴音亢進。

休克

腫瘤破裂導致劇烈疼痛、大量出血等情況發生時,會引起身體壓力反應,導致血壓下降。如果不及時處理,可能會發展為嚴重的血液循環障礙,引起多臟器功能損害。

惡性腫瘤擴散

腫瘤破裂後,癌細胞可能透過血液循環或淋巴系統擴散到其他部位。進一步加重病情,縮短生存時間並增加治療難度。

面對腫瘤破裂的情況,患者需立即就醫以獲得緊急救治。

腫瘤破裂的原因是什麼?

腫瘤破裂可能由腫瘤壓迫鄰近器官、惡性腫瘤細胞浸潤、腫瘤生長過快導致張力增加、腫瘤組織血供不足以及惡性腫瘤細胞過度增殖引起。患者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加重症狀,及時就醫以獲得專業治療。

腫瘤壓迫鄰近器官

當腫瘤體積增大時,會對周圍組織和器官產生壓迫作用,進而引起疼痛、功能障礙等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可以考慮使用止痛藥物進行緩解,如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非類固醇抗發炎藥。

惡性腫瘤細胞浸潤

惡性腫瘤細胞透過各種途徑向周圍正常組織擴散和侵襲,形成新的腫瘤結節,進一步擴大病變範圍並加重病情。針對此病因,可選用化療方案來抑制癌細胞的擴散,常用藥物包括紫杉醇(Paclitaxel)、順鉑(Cisplatin)等。

腫瘤生長過快導致張力增加

腫瘤快速生長會導致內部壓力增高,當超過其包膜所能承受的壓力時就會發生破裂。針對這種狀況,手術切除是首選方法,例如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等。

腫瘤組織血供不足

腫瘤組織內的血管結構異常,血液供應不足,無法滿足腫瘤生長所需,從而導致腫瘤壞死、液化甚至破裂。改善腫瘤組織血供不足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介入放射學技術,如經皮穿刺導管動脈栓塞術。

惡性腫瘤細胞過度增殖

惡性腫瘤細胞過度增生,腫瘤內壓力逐漸增大,最終導致腫瘤破裂。針對這一原因,放療是一種有效的控制腫瘤細胞增殖的方法,如外照射、近距離治療等。

建議定期進行影像學檢查以監測腫瘤變化,如CT掃描或MRI。患者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吸菸和飲酒,以減少腫瘤的風險。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