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早產兒黃疸檢測

分類: 母嬰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4.01.02
如果新生兒的胎齡小於37周,並且出生後2-3天出現皮膚、鞏膜發黃的現象,則可能為生理性黃疸。但如果新生兒不僅有上述表現,還伴有精神萎靡等不適症狀時,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所致,此時需要進行血清膽紅素測定、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比值測定、肝功能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

如果新生兒的胎齡小於37周,並且出生後2-3天出現皮膚、鞏膜發黃的現象,則可能為生理性黃疸。但如果新生兒不僅有上述表現,還伴有精神萎靡等不適症狀時,則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所致,此時需要進行血清膽紅素測定、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比值測定、肝功能檢查以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

血清膽紅素測定

可使用經皮測膽儀進行測量,即在儀器上貼好相應的皮膚標記點,儀器會發出光束照射到皮膚上,然後根據反射回來的光線強弱來判斷膽紅素水平。也可透過抽靜脈血的方式進行測試,通常情況下足月新生兒的總膽紅素正常範圍是不超過256μmol/L(15mg/dL),而早產兒則為不超過285μmol/L(16mg/dL)。

二、間接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比值測定

若新生兒存在溶血性黃疸的情況,則可能會導致膽紅素代謝障礙,從而引起高間接膽紅素和低直接膽紅素的情況發生。因此可透過此種方法幫助醫生對病情做出準確評估。

肝功能檢查

由於肝臟能夠將血液中的間接膽紅素轉化為直接膽紅素,所以當肝功能出現問題時也會影響該轉化過程。此外,間接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的比例關係也會發生變化。因此透過肝功能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瞭解新生兒是否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或病毒性肝炎等疾病。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超音波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其中超音波可以觀察到膽囊大小形態的變化情況,對於梗阻性黃疸的診斷較為重要。而MRI主要用於鑑別膽汁淤積型黃疸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膽汁淤積,如遺傳性出血性微血管擴張症等。

建議家長及時帶新生兒前往醫院就診,完善相關檢查並積極接受治療。另外,在日常生活中還需要注意給新生兒適當補充水分,有助於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幫助體內毒素排出。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