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產兒出現黃疸的情況,需要根據膽紅素水平的高低決定處理方法。臨床上對於早產兒黃疸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藍光照射退黃疸,另一種是藥物進行退黃疸。
如果早產兒出現黃疸的情況,需要根據膽紅素水平的高低決定處理方法。臨床上對於早產兒黃疸的治療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藍光照射退黃疸,另一種是藥物進行退黃疸。
藍光照射
適應症
足月新生兒的日齡在生後2-3天出現黃疸,並且血清總膽紅素大於正常值上限;早產兒的日齡在生後3-5天出現黃疸,並且血清總膽紅素大於同日齡胎齡兒的平均值。另外,當發現早產兒皮膚或鞏膜發黃時,無論是否有黃疸指數升高,均應開始進行藍光照射。
注意事項
家長需注意給早產兒適當餵養,以促進腸道蠕動和糞便排出,防止發生高間接膽紅素血症。同時還需要及時補充水分,以免造成脫水以及電解質紊亂等情況的發生。
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
若經藍光照射治療後效果不佳,則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茵梔黃顆粒等,該藥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疸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肝膽溼熱所致的黃疸,服用此藥後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
靜脈輸注藥物
除上述藥物外,還可以遵醫囑選擇注射用白蛋白進行治療,其主要成分為人血白蛋白,為無菌粉末,可用於低蛋白血症及預防腦水腫、腎病症候群出血傾向等病症。但需要注意的是,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由於每個寶寶的身體情況不同,所以建議家長不要盲目給寶寶用藥或者採取其他措施治療,而應該帶寶寶到醫院檢查後再做相應的處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