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黃疸的消退時間與日齡有關,足月兒在生後2-3天出現,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平均在3-4周。如果早產兒黃疸值過高或持續不消退,需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早產兒黃疸的消退時間與日齡有關,足月兒在生後2-3天出現,5-7天消退,最遲不超過2周;早產兒一般在出生後24小時出現,持續時間較長,平均在3-4周。如果早產兒黃疸值過高或持續不消退,需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正常情況
生理性黃疸
由於早產兒肝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較差,導致血中膽紅素增加而引起黃疸,表現為皮膚黏膜發黃、鞏膜發黃等。此時可以給早產兒多餵奶,促進腸道排出胎便,因為大便呈暗褐色,含有的膽汁較多,能夠促進體內未結合膽紅素的排洩。
母乳性黃疸
指儘管新生兒的日齡較大,但仍有較高的血清間接膽紅素水平,且排除了溶血和肝炎等其他因素引起的高間接膽紅素血症,則可診斷為母乳性黃疸。通常停止母乳餵養3-5天,黃疸指數下降較快,若繼續哺乳黃疸指數可能再次升高,需要暫停一段時間後再觀察。
異常情況
病理性黃疸
是指由各種原因導致的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值,並伴有臨床症狀的一種疾病,常見於新生兒敗血症、先天性代謝缺陷病、膽道閉鎖等情況。對於此類情況,建議儘早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給予藍光照射、換血療法等方法來緩解病情。
阻塞性黃疸
是因膽管堵塞所造成的非感染性病變,常會引起尿色加深、糞便顏色變淺等症狀,嚴重時還會造成膽紅素增高、發燒等現象。患者應遵醫囑使用熊去氧熊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希樂葆(Celecoxib)等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可透過手術疏通膽管。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著涼,同時還要注意合理飲食,適當新增些輔食,如米粉、蔬菜泥、水果泥等,以補充身體成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成分。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