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發現血尿時可以進行多種檢查來判斷是否存在腫瘤細胞。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存在血尿的情況,並且懷疑是由於惡性腫瘤導致,則建議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明確診斷。
常規檢查
包括血常規、尿常規等,通過觀察紅血球以及白血球的數值變化情況,初步瞭解病情進展程度。若出現異常增高則提示可能有出血現象,需要引起重視。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括超音波、CT和核磁共振等,其中超音波屬於無創性檢查,能夠對腎臟、膀胱、輸尿管及攝護腺等部位進行全面檢查,對於腎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疾病具有輔助診斷價值。而CT檢查屬於侵入性的檢查方法,解析度相對較高,對於早期發現腫瘤細胞也有一定作用。另外,核磁共振檢查也稱為MRI檢查,其成像清晰度高,不僅可以用於鑑別良惡性病變,還可以幫助臨床醫師制定治療方案。
病理學檢查
即從可疑部位取少量組織做切片,然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腫瘤細胞。這種方法為金標準,準確率比較高,但一般不作為首選檢查專案。當其他檢查結果高度懷疑或確診患有惡性腫瘤後,再考慮行此項檢查以明確診斷。
內鏡檢查
如胃鏡、腸鏡、支氣管鏡、經皮腎鏡等,主要是針對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統等疾病的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直接觀察到相關臟器的具體情況,從而做出正確的診斷。
免疫組化檢查
主要用來確定癌症型別,比如乳癌可以透過檢測人表皮生長因子感受器-2(HER-2)表達水平來進行定型,而肺癌可以根據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突觸素(Syn)、S-P抗原等指標來判斷具體種類。
此外,還有腹腔穿刺、骨髓穿刺、淋巴結活檢等多種檢查也可協助診斷血尿是否與腫瘤有關。綜上所述,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可以選擇不同型別的檢查方式,以便於儘早明確病因並採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