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脂率越低說明肌肉含量越高、身體素質更好。但體脂並不是越低越好,因為體脂是人體內脂肪的總和,包括皮下脂肪以及深藏於皮下的組織脂肪等,正常男性的體脂率為15%-20%,女性為20%-25%。
如果體脂過低可能會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還會對內分泌系統產生影響,甚至可能引起月經失調或閉經。因此建議不要盲目追求體脂率降低,而是要透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減脂。
一、原因
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由於體內脂肪過多可導致血脂升高,增加動脈粥狀硬化的風險,而體脂率較低者相對較少發生該情況,從而有助於預防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等心腦血管疾病。
改善胰島素抵抗
當體內的脂肪含量過高時,容易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情況,此時血糖不易被身體代謝,就會造成糖尿病的風險上升。若能將體脂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則可以避免上述問題。
提升運動能力
肌肉是由肝糖與脂肪交替提供能量,在維持相同強度的情況下,脂肪消耗的能量更多,所以體脂水平越低的人群,其運動耐力通常也更強。
增強記憶力
大腦的主要能源來源也是葡萄糖,且大部分存貯於肝臟及血液中,以備急需之用。當體脂量少時,儲存的肝肝糖也就越多,對外界的壓力反應也會更快更靈敏,同時也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工作能力。
二、危害
營養不良
長期過度節食減肥會導致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攝入不足,進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如貧血、骨質疏鬆、皮膚乾燥無彈性等。
免疫功能受損
體脂過低會影響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使身體防御機制受損,更容易受到細菌或病毒入侵而患病。
內分泌失調
體脂過低會干擾到正常的賀爾蒙分泌,尤其是對於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而言,就可能導致第二性徵不明顯、月經推遲或提前等問題。
三、解決方法
想要達到理想的體脂率並不難,關鍵是要掌握正確的減肥方式。即先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並堅持執行;其次再配合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循序漸進地縮小體脂差距即可。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