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趴著睡覺的壞處與三個月的正常睡眠時間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1.02
本文介紹了寶寶趴著睡覺的壞處以及三個月寶寶的正常睡眠時間。由於寶寶在發育階段,家長應注意觀察並確保其安全與健康。

寶寶趴著睡覺有什麼壞處

部分寶寶喜歡趴著睡覺,主要因為此種姿勢睡覺可以帶來安全感,偶爾一次短時間趴著睡通常並不會對寶寶產生身體上的壞處,若長期、長時間趴著睡,對於肺部、心臟、大腦、脊柱、頸部、面部等部位可能出現一定的壞處。

肺部問題

趴著睡覺一般會壓迫肺部,可導致肺部不能正常擴張,進而影響正常呼吸,睡眠期間可能引起寶寶呼吸困難、胸悶、氣促等表現,嚴重時可導致寶寶缺氧,不利於寶寶正常成長發育;

心臟問題

部分寶寶趴著睡可能會擠壓心臟,使心臟擴張受限,可能影響心臟正常供血,此時為滿足全身供血,心臟系統可透過提高心跳節律補償供血不足的情況,可出現心跳過速、血壓升高等現象;

大腦問題

趴著睡覺姿勢不當時,可能會導致頸部向一側屈曲,進而引起頸部血管受壓,大腦供血受到影響,同時由於肺部受壓迫導致的呼吸受限,身體長時間低氧狀態,會導致大腦用氧障礙,進而使腦組織缺血缺氧,對寶寶大腦發育造成一定影響;

脊柱問題

寶寶長時間趴著睡覺,可能造成長時間背伸狀態,進而導致背部肌肉僵硬、強直,不利於脊柱的生長;

頸部問題

部分寶寶趴著睡覺可能使頸部向一側屈曲,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會導致一側頸部肌肉僵硬、肌肉痠痛,對頸部肌肉以及頸椎正常發育有一定影響;

面部問題

趴著睡覺會導致寶寶面部血管、肌肉和神經受壓,可引起寶寶面部肌肉的僵硬、麻木、流口水等症狀,若神經受壓嚴重有面癱的風險。若寶寶喜歡趴著睡覺,要注意觀察寶寶睡覺有無異常狀態,改善寶寶睡覺的姿勢,避免養成不良習慣,進而引起不良危害。

三個月寶寶睡眠時間是多長

0-5歲兒童睡眠衛生指南推薦:0-3個月寶寶睡眠時間是13-18個小時。一般三個月的寶寶睡眠規律逐漸形成,有自己的睡眠規律,白天和夜間都會有自己的規律睡眠。充足的睡眠是保證寶寶健康發育的先決條件之一,如果寶寶睡不好通常會有以下因素:

1、生理因素由於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神經的興奮與抑制功能不夠協調,容易產生興奮,如果稍微有外來的刺激就可能引起神經系統的興奮導致寶寶驚醒。通常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隨著寶寶的漸漸長大,神經系統功能的進一步完善,這種生理現象會自然消失。平時要注意保持寶寶睡眠環境的安靜;

進食過飽有句俗話“胃不合

臥不安”。有的寶媽不管寶寶餓不餓,睡前總喜歡給寶寶喂點奶或吃點食物。這種做法容易導致寶寶感到不舒服,影響睡眠品質。尤其是吃奶的寶寶,有些媽媽習慣於喂著母乳讓寶寶入睡,結果容易導致寶寶睡時食奶過量,造成腹脹易醒。醒後寶媽卻又立即用奶去安撫,結果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3、疾病因素寶寶腸寄生蟲病是睡覺不安穩的最常見的原因,比如寶寶患寄生蟲病會引起消化不良與營養不足,出現貧血、易驚醒等症狀。如果寶寶缺鈣,早期佝僂病的寶寶也常睡覺易醒,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容易哭鬧;

4、環境因素寶寶在睡覺時環境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室內光線過強,家人在看電視及大聲談話說笑等都會干擾寶寶的正常睡眠,容易驚醒。寶寶夜間被子蓋得太厚太重,易踢被子等都會造成寶寶睡覺時過熱或過冷、不舒服,引起寶寶煩躁不安、手腳亂動。這些日常因素都是導致寶寶睡覺易醒的常見原因。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