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幾種可能導致按住脖子大動脈不耳鳴的情況。其中,高血壓、頸動脈體瘤、鼓室體瘤、乙狀竇前位是比較常見的原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情況可能涉及到嚴重的健康問題,建議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和治療。
一按住脖子大動脈就不耳鳴了
一按住脖子大動脈就不耳鳴了,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比較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頸動脈體瘤、鼓室體瘤、乙狀竇前位等。發病以後,建議及時到耳鼻喉科就診,需要監測血壓,完善耳內鏡、聽力檢測等輔助檢查,明確診斷以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高血壓
血壓過高會導致搏動性耳鳴、頭昏等不適,按壓脖子大動脈以後,會減緩頸部動脈血流,可以緩解耳鳴症狀,監測血壓會高於140/90mmHg,做動態血壓監測可以明確診斷,常用口服降壓藥物治療,比如硝苯地平(Nifedipine)、氨氯地平(Amlodipine)等;
頸動脈體瘤
好發於總頸動脈的分叉處,做頸部CTA可見頸動脈區域有血管瘤樣新生物,動脈瘤隨心跳會出現搏動導致耳鳴症狀,患者一按住脖子大動脈,會抑制動脈體瘤的搏動,就可緩解耳鳴症狀,該疾病藥物治療無效,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案是手術治療,建議做頸動脈體瘤切除術,部分患者需要術前做介入栓塞,幫助降低術中出血;
鼓室體瘤
發源於中耳鼓室內的血管瘤,耳內鏡檢查可見鼓室內有暗紅色新生物生長,會隨心跳呈搏動性耳鳴,當按住頸部大動脈的時候,就會阻礙鼓室體瘤的血液流動,耳鳴症狀也就會消失,患者可出現一按住脖子大動脈就不耳鳴了的情況。建議做顯微鏡或耳內鏡下鼓室體瘤切除術,屬於微創手術,總體手術效果較好;
乙狀竇前位
屬於乙狀竇發育異常導致,乙狀竇屬於靜脈竇,靜脈竇的血流波動會導致耳鳴,當按壓頸部大動脈以後,就會改變乙狀竇血流運動,引起耳鳴症狀消失,做顳骨CT可以明確,建議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案是乙狀竇成形手術。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