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瘡是由疥蟎寄生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好發於指縫、手腕、大腿內側等皮膚薄嫩部位。臨床表現為丘疹、水泡及隧道,常引起劇烈瘙癢,尤其在夜間症狀更重。若家中有寵物應將其進行隔離,並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透過一般治療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搔抓、選擇寬鬆衣物等以及藥物治療來緩解。
疥瘡是由疥蟎寄生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好發於指縫、手腕、大腿內側等皮膚薄嫩部位。臨床表現為丘疹、水泡及隧道,常引起劇烈瘙癢,尤其在夜間症狀更重。若家中有寵物應將其進行隔離,並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透過一般治療如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搔抓、選擇寬鬆衣物等以及藥物治療來緩解。

一般治療
注意個人衛生
患者應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保持身體清潔;貼身衣物需用熱水燙洗並暴曬消毒,被褥也需用水煮或燙洗後在陽光下暴曬。
避免搔抓
由於疥瘡具有傳染性,故建議患者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以免發生交叉感染。同時還要避免搔抓患處,以防繼發細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選擇寬鬆衣物
儘量穿寬鬆的棉質衣服,減少對區域性皮膚的摩擦刺激,幫助減輕不適感。
藥物治療
外用藥
可遵醫囑使用硫磺軟膏、苯甲酸(Benzoic acid)苄酯乳劑等殺蟲藥膏,也可塗抹卡拉明洗劑(Calamine Lotion)以起到消炎、止癢的作用。另外還可將苦參、蛇床子、白鮮皮、金銀花、蒲公英等中藥煎湯浸泡患處,也有助於改善症狀。
口服藥
若上述措施效果不佳,則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勝克敏(Cetirizine)等抗組織胺類藥物,以起到鎮靜、止癢的效果。若出現繼發感染則還需配合應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希復欣敏(Cefixime)分散片等抗生素類藥物控制發炎反應。
物理治療
對於症狀嚴重者還可以到醫院採取冷凍、電灼、雷射等方式進行治療,均有助於促進疥瘡癒合。
此外,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加強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飲食營養均衡,必要時也可適當採用紫外線照射療法,均可幫助加強免疫力,提高身體抗病能力,幫助縮短病程。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