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降壓之後出現頭暈的症狀,可能是由於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也有可能是本身高血壓沒有控制好所引起。另外如果合併有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變,則可能與降壓關系不大。
老人降壓之後出現頭暈的症狀,可能是由於降壓藥物的不良反應導致,也有可能是本身高血壓沒有控制好所引起。另外如果合併有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病變,則可能與降壓關系不大。

降壓藥物副作用
若老人服用過量或選擇的降壓藥不合適,如利尿劑類、β感受器阻滯劑等均可引起低血壓以及姿勢性低血壓的情況發生,從而造成頭暈不適症狀。建議及時就診,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用藥方案,可將早晚用藥改為睡前服藥和晨起服藥,以減少姿勢性低血壓的發生機率。
未遵醫囑服藥
部分老人認為降壓藥吃多了會傷腎,或者擔心長期服藥會使病情反彈,所以自行減量甚至停用降壓藥。但無論是哪種情況,均會導致血壓波動過大而誘發頭暈等症狀。因此在治療期間一定要謹遵醫囑定時定量服藥,不要隨意增減劑量,以免影響到疾病的恢復。
本身高血壓沒有控制好
若老人本身的血壓就比較高,並且平時也沒有按時按量服用降壓藥,那麼即使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也可能達不到理想的降壓效果,進而就會出現頭暈現象。此時需要積極就醫明確具體原因,然後進行針對性處理。
其他因素
除上述常見情況外,若老人存在頸椎病、耳石症、前庭神經元炎、梅尼埃症候群等疾病,也會因頭部供血不足而導致頭暈。此外若老人本身就患有心功能不全、腦中風等基礎性疾病,也會因為心臟泵血能力下降或腦組織缺血等原因而引發頭暈。這時就需要針對病因進行規範化治療,才能有效緩解頭暈症狀。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注意休息,避免勞累過度。飲食方面儘量保持清淡,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少吃高脂肪食物。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