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血糖高的危害較多,主要包括急性危害和慢性危害。如果短時間內血糖過高,則屬於急性危害,可能會出現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而長時間的血糖偏高則屬於慢性危害,可能出現腦血管病、心肌梗塞、腎功能衰竭等情況。

一、急性危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島素能夠控制血糖,使血糖透過糖異生作用以及分解肝臟的脂肪儲能物質進行供能,在胰島素缺乏的情況下,不能抑制肝葡萄糖輸出,同時由於高血糖促進蛋白質轉化為糖類,進一步加重了血糖升高,從而可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會出現呼氣中的爛蘋果味,血中出現酮體升高等症狀,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高滲性昏迷
老年人在短期內血糖快速升高,超過腎臟葡萄糖閾值值(通常為8-10mmol/L),此時血液中的滲透壓會明顯增高,導致細胞內的水分向組織間隙移動,進而引起血容量減少,造成嚴重的脫水狀態,可表現為意識障礙、血壓下降等症狀,甚至可能導致休克。
二、慢性危害
腦血管病
長期血糖偏高會導致動脈硬化發生和發展,尤其是微小動脈,當其硬化後會影響大腦正常功能,如影響神經元對氧氣和營養物質的供應,還容易形成微細血管瘤或伴有出血,因此可能導致腦中風、腦出血等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心肌梗塞
持續性的血糖升高會使心臟處於高凝狀態,容易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的進展,並且還會傷害內皮細胞,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就容易誘發血栓形成,進而引發心肌梗塞的情況。
腎功能衰竭
血糖水平過高會引起腎臟病變,因為血糖過高會使腎小球濾出率增加,大量葡萄糖隨原尿排出,形成滲透性利尿,而糖尿又可抑制近曲小管對電解質的重吸收,繼而導致滲透性尿失禁,長此以往就會對腎臟產生損害,最終發展成腎衰竭。
此外,血糖長期偏高還可引起視網膜微血管玻璃樣改變,一旦破裂出血,滲入黃斑區則可構成眼底病變,進而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若家中有長輩患有糖尿病,建議家屬陪同前往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完善血糖檢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等明確診斷,遵醫囑使用二甲雙胍(Metformin)緩釋片、醣祿(Acarbose)等藥物治療。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