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如果出現餐後血糖高的情況,建議先進行空腹血糖檢測。若為一過性升高,則可暫時觀察,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即可恢復到正常水平;若多次測量均高於正常值,則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等治療。

一、一過性升高
合理膳食
由於老年人胃腸功能下降,消化吸收能力減弱,因此日常生活中應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如雞蛋羹、豆腐湯等,並減少油炸類食物的攝入,以免加重胃腸道負擔而引起不適症狀。此外,還應注意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導致血糖波動較大。
適當運動
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適當的有氧運動幫助控制體重及血糖,可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散步、打太極等活動,注意循序漸進,不可過於劇烈,以免誘發其他併發症。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時保持情緒穩定,有助於維持正常的生理狀態,必要時也可遵醫囑採用足底按摩的方法來輔助降低血糖。
二、服用相關藥物
雙胍類藥物
常用藥物包括二甲雙胍(Metformin)片、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片等,此類藥物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透過抑制肝臟葡萄糖輸出從而降低血糖濃度,還可增加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起到促進身體對葡萄糖的利用,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臨床常用的藥物主要包括醣祿(Acarbose)、伏格列波糖(Voglibose)等,其主要原理是抑制小腸黏膜上α-葡萄糖苷酶活性,使碳水化合物不能被人體有效吸收,進而延緩或阻止血糖升高的速度。
噻唑烷二酮類藥物
代表藥物有羅格列酮分散片、吡格列酮片等,這類藥物能與胰島素感受器結合增強胰島素訊號傳導通路,促使胰島素合成並釋放入血,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
DPP-4抑制劑
常見藥物有西格列汀二氫片、沙庫巴曲纈沙坦(Valsartan)鈉片等,該藥可透過抑制胰臟中的DPP-4活性,保留內源性胰島素早期分泌反應,進而改善餐後血糖調節受損的情況。
GLP-1激動劑
如善纖達(liraglutide)、易週糖(Dulaglutide)等,這類藥物能夠刺激胰臟β細胞增生以及胰島素生成,從而提高體內胰島素水平,幫助控制血糖。
SGLT-2抑制劑
如恩格列淨片、達格列淨片等,這類藥物可以抑制近端腎小管重吸收葡萄糖,使其經尿排出,具有一定的降血糖效果。
三、應用胰島素
當餐後血糖持續偏高且超過11.1mmol/L時,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胰島素製劑進行皮下注射,常見的藥物有精蛋白鋅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地特胰島素注射液等。一般情況下不會產生明顯的不良反應,但部分人群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通常無需特殊處理,待停藥後會逐漸緩解。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