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針灸後失眠與突然失眠的比較

分類: 睡眠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09.28
本文介紹了針灸後失眠的原因以及突然失眠的現象。針灸後失眠可能與針灸手法不當或患者思慮過度有關;而突然失眠則是一種常見的睡眠障礙,症狀表現為難以入睡和保持睡眠。若症狀持續不改善,應及時就醫諮詢。

針灸後失眠是什麼原因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通常治療失眠的效果較理想,而如果出現針灸後導致失眠,一方面可能是由於針灸時操作不當所引起,另一方面可能是由於患者自身思慮過度所引起,建議及時告知醫生。

操作不當

1、辨證錯誤:如果醫生在辨證論治時出現錯誤,選擇興奮神經系統的穴位進行針刺,患者在針灸後就會出現興奮、失眠等症狀。但通常針灸和穴位是雙向式調節,所以這種現象較少見,只有針灸個別穴位或者是採用特殊的治療手段,可能會導致針灸後失眠加重,如對於陰虛的患者採用艾灸、而對於氣血不足的患者使用刺激性較強的手法等;2、刺激過大:通常在對患者進行針灸治療時,要求見到效果就停止,而過度的針灸治療,如留針時間過長、刺激量過大等,可能會導致體內出現氣虛的現象,部分患者表現為針灸後煩躁不安、失眠等症狀。

思慮過度

部分患者在針灸後,由於過度緊張以及其他心理壓力,可能會出現神經衰弱或者神經興奮異常等情況,也會使患者的睡眠狀況受到影響,表現為針灸後失眠、焦慮、煩躁等。如果是由於針灸時操作不當導致的失眠,建議在進行下次治療時,告知醫生適當減少針刺穴位,並且減少刺激時間,還可以選擇鎮靜、安神的穴位的進行針刺,如四神聰、神門、三陰交等。如果患者是由於自身思慮過度所導致,則需要調節情緒,或遵醫囑使用營養神經的藥物進行治療,如甲鈷胺(Mecobalamin)等。

突然失眠

失眠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睡眠障礙,是以入睡及睡眠維持困難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睡眠障礙。突然失眠可能是精神因素所致的失眠,如焦慮、遭遇重大精神事件等導致憂思忡忡,無法入睡,此種情況不需要特殊治療,可透過聽舒緩的音樂,放鬆身心來促進睡眠。另外,突然失眠還有可能是由於以下因素導致:

環境因素

睡眠環境差,如噪音、室溫過高,光線太強等因素,均可導致突然失眠。可透過改善睡眠環境、避免噪音、保持室內溫溼度適宜、調暗室內光線來促進睡眠,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地西泮等藥物促進睡眠;

軀體因素

如疼痛可導致突然失眠的情況發生,此種情況需要積極尋找引發身體疼痛的原因,對因治療,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應用止痛片、吲哚美辛(Indometacin)等止痛藥物,從而改善突然失眠的症狀;

藥物因素

如利血平(Reserpine)、甲狀腺素、氨茶鹼等藥物可引起突然失眠,停藥後症狀即可緩解或消失;

大腦彌散性病變

腦血管疾病如顱內出血,血液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興奮,進而可導致突然失眠的情況發生。此種情況需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應用止血藥物如蛇毒血凝酶、氨基己酸 (Aminocaproic acid)等止血治療,使用甘露醇(Mannitol)、呋塞米(Furosemide)等利尿劑脫水治療,待原發疾病治療後,突然失眠的症狀即可緩解或消失;

其他因素

如當天喝過咖啡、茶、酒等刺激性飲料,均可能導致突然失眠的情況發生,通常只要避免這些誘因即可改善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