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與痔瘡的關係、肛周膿腫區別及自愈原因

分類: 消化道健康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09.28
本文介紹了細菌性陰道炎與痔瘡的關係、肛周膿腫與痔瘡的區別以及痔瘡自愈的原因。儘管兩者之間存在關聯,但具體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來闡明。若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以獲得適當的治療建議。

細菌性陰道炎和痔瘡有關係嗎

細菌性陰道炎和痔瘡可能有一定的關係,如果痔瘡比較嚴重,可能導致區域性出現分泌物,而陰道距離肛門比較近,長時間受到分泌物刺激,罹患細菌性陰道炎的機率增加。痔瘡屬於比較常見的肛腸疾病,通常與不良的排便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病情加重以後會導致痔瘡部位有分泌物,造成肛門部位潮溼。陰道通常距離肛門較近,易受分泌物刺激,繼而滋生細菌,從而誘發細菌性陰道炎。但是痔瘡引起細菌性陰道炎的機率通常相對較低,需要積極進行治療,防止細菌性陰道炎的發生。細菌性陰道炎主要是由於細菌感染所致,如果平時不注意陰部衛生,或有多個性伴侶都有可能會增加患病的機率,而且與頻繁陰道沖洗以及婦科手術等多種因素有關,會導致陰部出現分泌物增多的症狀,而且還會伴有陰道瘙癢以及陰道燒灼感。建議遵醫囑口服甲硝唑(Metronidazole)或服喜膜衣錠(Tinidazole)等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區域性使用甲硝唑(Metronidazole)栓促使疾病盡快恢復。

肛門膿腫和痔瘡有什麼區別怎麼能看出來

肛門膿腫也即肛周膿腫,肛周膿腫和痔瘡的區別一般可以從發生部位及體徵看出來,同時症狀也可輔助鑑別。肛周膿腫,多發生在肛門附近,如直腸肛管周圍間隙等,而痔瘡發生部位在肛門緣,外痔可以在肛門口看見腫塊,內痔則需要直腸指診才可以摸到;肛周膿腫常可表現為區域性紅、腫、熱、痛,其範圍較痔瘡大,且直腸指診一般有波動感,而痔瘡無紅、腫、熱,無波動感,僅為大便時疼痛、便血等。肛周膿腫一般是由化膿性病菌感染所致,治療上首選切開引流術、免洗根治術等,並給予甲硝唑(Metronidazole)、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等抗感染治療。痔一般是因靜脈曲張所致,一般輕症無需治療,症狀明顯者可給予注射療法、橡皮圈結紮法等,必要時手術切除。無論肛周膿腫還是痔瘡患者,均應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便秘或腹瀉,可適當增加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香蕉、梨、青菜等。同時保持肛門區域性衛生,並保持區域性乾爽,避免病情加重。

痔瘡為什麼一破就好了

痔瘡一破就好了的觀點缺乏科學性。一般痔瘡患者痔塊破損後,部分症狀可能會減輕,與痔塊內壓力暫時減輕、血流停滯暫時緩解有關。但僅是暫時現象,並不代表痔瘡治癒。痔瘡大多是由於肛管直腸周圍靜脈病理性擴張迂曲而形成,當痔瘡發生血栓性栓塞或者急性水腫時,由於痔塊內血流停滯,血管壓力較大,加之患者反覆排便、久蹲等原因,有可能自行破潰,進而使區域性腫痛症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甚至還有可能消失,誤認為是痔瘡一破就好了。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痔塊破了後,由於發病原因沒有消除,加之患者沒有養成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破了的部位不容易癒合,則肛門口會反覆出現潮溼、瘙癢等症狀,排便時還容易出現便血症狀。由於肛管直腸區域性的衛生條件較差,致病細菌還有可能透過痔塊破了的部位侵入,進而導致細菌感染。所以建議痔瘡破了後及時前往大醫院就診,以免對身體造成更大影響。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