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結核患者吐黃痰是好是壞
肺結核患者吐黃痰可能是壞現象,一般是因為發生了合併感染。如果肺結核患者出現吐黃痰,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服用藥物,透過藥物、日常護理等方式進行改善。肺結核患者一般以乾咳為主,少數患者會有少量痰液。如果肺結核患者出現了咳黃痰的症狀,可能是因為身體出現合併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肺結核患者的身體抵抗力、免疫力比較低下,受到病毒、細菌等侵犯後,區域性會發生發炎感染,刺激區域性水腫、充血,可引起呼吸道狹窄,增加黏膜分泌大量黃色分泌物,可能會出現咳嗽、咳痰加重等症狀,伴有胸悶、氣短等不適,加重患者疾病,所以肺結核患者吐黃痰可能是壞現象。肺結核患者如出現吐黃痰,建議患者及時到醫院呼吸內科做痰液培養,確診病因。如果是細菌感染,可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Amoxicillin)、阿奇黴素(Azithromycin)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可遵醫囑服用利巴韋林(Ribavirin)、克流感(Oseltamivir)等藥物,同時配合服用止咳化痰丸、肺寧顆粒等藥物進行治療。平時可以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蔬菜粥等。避免進食辛辣刺激、堅硬、粗糙等食物,如燒烤、核桃、粗糧等,以免刺激呼吸道,加重病情。還可以適當增加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身體素質。
肺結核感染後多久發病
肺結核感染後,多數患者會在2-3星期發病,但具體要根據每個人的體質而定,並且肺結核的潛伏期,對於不同患者來說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如果懷疑自身感染肺結核,無論是否出現症狀,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杆菌侵入體內所引起的一種慢性肺部疾病,多數情況下致病菌會在體內潛伏一段時間。如果自身體質較好,可能會在身體內潛伏3個星期左右,才會表現出乏力、低燒等症狀,但如果個人體質較差,體內的致病菌可能會較快侵入肺纖維組織,進而表現為咳嗽、咳痰、發燒等症狀,嚴重者可能還會伴隨呼吸急促、咳血等症狀。懷疑自身感染,或出現以上症狀後應及時到醫院完善胸部X光檢查,或者痰培養檢查等,待明確診斷後,透過遵醫囑口服Isoniazid(INH)、立汎黴素(Rifampicin),或者靜脈注射鏈黴素(Streptomycin)等抗結核藥物進行治療。對於症狀較嚴重者,可能還需透過肺葉-胸膜切除術等進行治療。此外,由於肺結核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病症,可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全治療。因此,治療期間需注意隔離,由於致病菌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可以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消化道以及皮膚傷口感染等方式傳播,應避免與其他人共用餐具,注意開窗通風,並定期消毒,防止疾病傳播。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