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高影響腦功能,老年人腦變化特點及處理措施

分類: 健康飲食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1.08
本文介紹了黃疸高與腦的關係。黃疸高可能導致腦內黃疸水平升高,進而影響腦部功能,因此黃疸高過20μmol/l時,應及時就醫並接受專業治療。此外,老年人腦的變化特點還包括腦容積減少、腦血流量減少、神經元丟失、脂褐素沉積以及腦內的酶感受器和神經傳導物質發生改變等現象。

黃疸高過20一定會入腦嗎

黃疸高過20μmol/l不一定會入腦,如果不及時治療時,可能會出現入腦的情況。黃疸高多是由於肝內外各種疾病引起,患者膽紅素代謝出現障礙使黃疸值出現偏高。一般情況下,血清總膽紅素在17.1-34.2μmol/l是稱為隱性黃疸,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超過34.2μmol/l時,患者會出現顯性黃疸。患者出現隱性黃疸時,可能會出現皮膚瘙癢、尿液顏色加深、食慾減退以及皮膚發黃等症狀,這種情況下一般不會入腦,患者可透過調整飲食以及服用藥物等方法進行改善,即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黃疸疾病,常見的藥物包括穀胱甘肽(Glutathione)、甘草酸苷以及腺苷蛋氨酸等。當患者患有顯性黃疸時,還可能出現肝臟、脾臟、膽囊腫大或腹水等多種症狀。這種情況下病情可能比較嚴重,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黃疸入腦,對腦部功能造成刺激,使患者身體受到嚴重受損。這種情況下,患者可選擇輸血法治療以及手術切除等多種方法進行控制,有助於控制病情,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避免長時間熬夜,應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還應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有助於加強免疫力。

老年人腦的變化特點

老年人腦的變化特點主要包括腦容積減少、腦血流量減少、神經元丟失、脂褐素沉積,以及腦內的酶感受器和神經傳導物質發生改變等。

腦容積減少

65歲以後人腦的容積以每年約7立方厘米為單位,呈逐年減少的狀態,其中額葉和顳葉的減少量最多,認知正常的老年人白質減少量多於灰質層,可透過磁共振檢查;

腦血流量減少

減少程度因人而異,平均範圍在5%-20%,維持腦血流的機制發生退化,導致腦血流量減少,血壓波動易引起大腦傷害,增加失智症的患病風險,還可能引發高血壓腦病;

神經元丟失

年齡相關的神經元丟失多由細胞凋亡造成,以小腦和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最突出,隨著正常老化,下視丘、腦橋和延髓也有輕度神經元或容積的丟失,年齡還會影響殘留的神經元,引起樹突丟失;

脂褐素沉積

脂褐素在部分區域出現蓄積,對功能影響尚不明確,部分區域還可能發生神經原纖維纏結和老年斑,但沉積程度遠不及阿茲海默症;

5、腦內的酶感受器和神經傳導物質發生改變:如膽鹼能神經元減少,乙醯膽鹼的釋放和合成減少,紋狀體和黑質多巴胺及相應的感受器也可能減少。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