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年輕人不容忽視的心臟疾病

分類: 健康飲食 编辑: 39健康網 時間: 2023.11.07
本文介紹了冠心病在年輕人中日益增加的現象,並強調了該疾病可能導致的呼吸困難等嚴重症狀。

30幾歲有得冠心病的嗎

三十幾歲也會發生冠心病,而且冠心病逐漸呈現年輕化趨勢。發生冠心病與多種危險因素有關,年齡是重要的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動脈粥狀硬化會逐漸發生和發展,出現冠心病及相關腦血管病的機率會增加。除了年齡以外,還有其他危險因素也會影響到動脈粥狀硬化斑塊,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由於三十幾歲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生活方式不正確,比如長期吸菸、酗酒,以及熬夜等,還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在這些危險因素共同作用下,就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斑塊不斷生成和進展。另外,冠心病家族史陽性者,近親得冠心病的機會比家族史陰性者高。一旦在冠狀動脈,如前降支、迴旋支、右冠狀動脈中有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導致管腔狹窄程度超過50%,就可以診斷為冠心病。如果在活動、勞動過程中發生胸悶、胸痛、氣短,並且伴隨有心悸、出汗等不適,要警惕冠心病,即使是三十幾歲,也一定要完善心血管相關檢查。患者可以測量血壓,抽血檢測血糖、血脂,進行心電圖、心臟超音波等常規的心血管疾病篩查專案。如果要進一步明確冠狀動脈內是否存在狹窄,並且判斷是否有冠心病,可以透過冠狀動脈CTA檢查、心肌核素檢查、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來幫助明確,其中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的金標準。如果在三十幾歲診斷了冠心病,要進行正規治療,一旦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有可能會導致病情進一步發展,導致不良後果。

冠心病呼吸困難是不是嚴重

冠心病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症狀通常提示較為嚴重,常見原因為心功能不全、合併呼吸系統疾病等疾病因素,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藥物因素。此時需要明確具體原因,並進行相應處理。

疾病因素

1、心功能不全:冠心病常由於冠脈血管狹窄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胸痛、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若冠脈血管狹窄程度較重或出現急性閉塞情況時,患者還會出現急性、慢性心功能不全相關症狀,主要表現為突發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需要應用利尿劑,如呋塞米(Furosemide)等減輕心臟負荷,以改善症狀。若因冠脈血管急性閉塞引起時較為嚴重,可急診行冠脈造影,儘早開通閉塞血管、改善心肌供血;2、合併呼吸系統疾病:冠心病患者常合併存在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氣喘等,在急性發作時患者常表現為呼吸困難症狀。此時除應用冠心病相關症狀藥物外,還需應用支氣管擴張劑,如氨茶鹼、沙丁胺醇(Salbutamol)等,還可以使用類固醇,如沙美特羅(Salmeterol)替卡松、布地奈德(Budesonide)等藥物改善症狀。嚴重呼吸困難也可危及生命,需使用無創或有創呼吸機等輔助呼吸治療。

藥物因素

冠心病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症狀時也可能與藥物有關,如應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替格瑞洛時可造成呼吸困難,一般症狀較輕微。但在合併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較常見,屬於一種不良反應,一般在停藥後即可逐漸緩解,也可應用茶鹼類藥物,如氨茶鹼等緩解症狀。

#部分藥物尚未在所有地區上市,‌僅供參考‌#

#網站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精彩文章